最近三个月,上海高端男士休闲市场悄然掀起一股”GM会所”热潮。作为沪上新晋顶流桑拿品牌,这家主打”绅士私密社交空间”的会所迅速成为金融圈、创投界精英们的新宠。与传统桑拿会所不同,GM会所从选址到服务都精准切中高净值人群的深层需求,其位于外滩源的独栋洋房选址、由四季酒店前高管打造的会员服务体系,以及特邀日本温泉大师设计的”和洋折衷”水疗空间,都在沪上高端消费圈引发持续讨论。
走进GM会所的第一感受是”这不像桑拿房”。挑高7米的门厅悬挂着草间弥生的限量版南瓜雕塑,意大利进口的卡拉卡塔大理石地面倒映着Baccarat水晶吊灯的光影。会所创始人向媒体透露,他们刻意弱化”桑拿”的市井感,转而强调”都市疗愈圣殿”的概念。这种定位策略显然奏效——据知情人士透露,尽管年费高达28万元,但首批200个创始会员名额在预售阶段就被订空,其中不乏知名互联网公司CXO级别的客户。
服务细节的打磨更体现GM会所的独特竞争力。每位会员都配有位服务超过十年的”沐浴管家”,能准确记住客人偏好的水温、精油配方甚至按摩力度。会所引以为傲的”三温三冷”疗程,结合了芬兰桑拿、土耳其浴和日式岩盘浴的精髓,特别针对金融从业者常见的颈椎劳损、代谢综合征等问题设计。某私募基金经理在社交媒体分享体验时特别提到,会所与瑞金医院合作的”亚健康检测系统”能通过汗液分析实时调整护理方案,这种医疗级服务在业内尚属首创。
值得玩味的是GM会所对”社交属性”的精心设计。二层雪茄吧收藏着古巴特供的Cohiba Behike系列,地下一层的威士忌图书馆存有麦卡伦72年这样的珍品。这些看似与桑拿无关的配置,实则构建起独特的商务社交场景。据会所内部流传出的服务手册显示,管家会 discreetly(谨慎地)根据会员的行业属性安排相邻更衣柜,这种不着痕迹的”精准社交”让不少商业合作在蒸汽氤氲中悄然达成。
风靡背后的争议也随之而来。有业内人士质疑这类高端会所正在制造”新式阶级区隔”,毕竟入门级会员卡价格就相当于普通白领半年薪资。更有人指出某些”定制服务”游走在灰色地带,比如需要额外付费的”东京式夜间接待”。面对质疑,GM会所近期通过媒体强调所有服务均符合法律规定,并计划推出公益性质的”都市减压计划”来改善形象。
纵观上海高端服务业发展轨迹,从私人银行到定制医疗,再到如今的精品桑拿会所,消费升级的本质始终是生活方式的精准分层。GM会所现象或许预示着:在后疫情时代,成功人士对”健康管理”的定义,正从单纯的养生保健,扩展为包含身心疗愈、社交资本积累在内的综合价值体系。这种趋势下,下一个”GM式”的创新业态,可能正在某栋历史保护建筑里悄然酝酿。